6/18/2023

受器與配體

每個人身上,有許多「受器」。

這裡所說的「受器」,並不是細胞上生化學概念的受器,而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些器官或組織,能得到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各種配體的刺激。例如有人喜歡穿得鮮豔,有人穿咖啡色鞋子不知為何就很不自在。例如有人喜歡聽搖滾,有人只要有點聲音就無法工作。例如有人喜歡花香,有人聞到三宅一生香水就會吐。有人喜歡納豆,有人不敢吃臭豆腐。有人可以感受到空氣中的水分,有人腳被車輾過也沒知覺。有人從一顆晨露聯想到人生的無常,有人靠著反射反應快樂過一生。千百種受器排列組合,形成人類這種生物。如果加上「受器」隨著時間會改變,排列組合可能變為億萬種。例如有人本來很喜歡吃炸排骨,但某一個時間點開始,一吃炸排骨就全身過敏起蕁麻疹。

受器的「配體」,有可能是物,也可能是事,也可能是人。那些人事物上的作為配體的數量可能也有億萬種,與我們的受器的組合反應,算數譬喻都無法計量。

兩個人相遇,發現都喜歡 Billy Joel,這組「受器」與「配體」完美結合。這時兩人心裡暗想,這機率太低了吧,一定是命運註定的相遇。距離一拉近,其他組的「受器」與「配體」開始接觸,完美結合的機率,絕對比丟出聖筊低很多。相約到榻榻米日本料理店,鼻子敏感的人,可能遇上一個嚴重腳汗的。嚴重的排斥反應,把完美結合的 Billy Joel 因子都推開了。就算勉強適應了,下一組 「受器」與「配體」組合,也絕對是排斥多於耦合。就算一時都合了,經過時日也可能生變。就算度過了時間的考驗,與第三者或其他人的受器/配體反應,也可能會改變原來的受器/配體耦合狀態。

從這個邏輯推演,會發現嫌惡、討厭、不合、對立這些,才是回歸人性的原點。

人與人的合拍,並非彼此的完美匹配,而是在千百萬種受器/配體的反應組合中的一個平衡點。不僅難能可貴,更需要經營妥協溝通適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