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2008

米勒與銀行









南海學園外最近總是大排長龍看米勒,很感動這裡的人仍有文化動能。不管是湊熱鬧還是附庸風雅,培養美育是件好事。希望有更多企業能贊助這類的活動,別讓這島嶼總是充斥著低廉拋棄式的資訊。

昨天在銀行辦事,抬頭赫然發現了掛一幅晚禱。(後來看到這家銀行便是贊助商,我實在很沒知識)

只是,在銀行裡看到這幅畫,感覺實在很突兀很諷刺。

巴比松(Barbizon)畫派如米勒(其實人家的名字是念"米葉"),在當時是不被見容於主流社會的。米勒等人,不被傳統貴族主導的以宗教畫為主的畫壇所認同,希望畫作能反映真實社會(尤其是非貴族的一般貧農)的生活。所以有我們看到的拾穗、晚禱這些名畫。這些米勒畫筆下的人,都貧困不已,都是我們現在說的社會底層。他們撿拾收割後的農地的殘穗,他們聽到教堂鐘聲祈禱上天憐憫能讓他們餬口。

所以,高貴優渥的銀行財閥讓我們這些每天為生活拼下每一口氣的小民欣賞這幅畫,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